各会员单位:
“京津沪渝法治论坛”是由中国法学会指导,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四直辖市法学会共同主办的区域法治论坛。按照中国法学会有关要求和第十一届“京津沪渝法治论坛”组委会第一次会议精神,本届论坛拟于今年9月举办,由天津市法学会承办。现就论文征集工作通知如下:
一、主题和分论题
主题: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,推动新时代直辖市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
分论题:
1.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直辖市法治建设实践研究
2.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全面法治保障
3.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法治保障研究
4.数字政府建设法治化研究
5.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实践研究
6.涉外法治问题研究与实践
7.新技术新业态法律风险防范应对研究
8.深化全面依法治市实践研究
9.直辖市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研究
10.直辖市基层治理法治化研究
二、论文征集
(一)征文时间
征文截止时间为2022年7月31日。请各单位于7月31日前,集中将论文电子版发送研究会邮箱(bjsfyjh@163.com),并注明“第十一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征文”字样,以便查收。
(二)质量要求
1.论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,坚持正确政治方向,紧扣论坛主题和分论题,深入开展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研究,增强针对性、实效性、创新性,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。
2. 各单位对所提交的论文进行审查把关,特别要进行政治性和学术性审核。论文应进行“学术不端检测”,“查重率”原则上控制在30%以内,切实保证论文质量。
(三)体例要求
1.每篇论文字数控制在5000-10000字。
2.作者在文章中要写出250—300字“摘要”;列出“关键词”3—5个。
3.标题层次为“一、(二) 3.(4)⑤”顺序排列。
4.稿件中的引文要准确无误,注释①②……、参考文献[1][2]……均采用文后标注形式(参考《天津法学》杂志注释体例)。
5.作者简介包括:作者姓名、性别、单位、职称职务、学历学位、研究方向、联系方式和通讯地址。
6.文章如是基金项目,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。
(四)报送要求
1.论文要求未公开发表。
2.投稿者须注明姓名、通信地址和联系方式。
3.来稿时须附出版授权书(见附件)。
三、征文评奖
1. 论坛共设80篇获奖论文。其中,北京市设20篇获奖论文,分别为:一等奖1篇、二等奖2篇、三等奖5篇、优秀奖12篇。
2. 北京市法学会根据论文征集组织工作和获奖情况,评选确定3个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。
3.论坛为获奖论文作者和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表彰决定和获奖证书。其中,对一、二、三等奖论文作者给予适当奖励。表彰决定和获奖证书加盖“京、津、沪、渝”4个直辖市法学会印章。
4.邀请部分获奖论文作者参加论坛活动。
四、成果转化
1.论坛将获奖论文制作电子文集,发送与会人员及获奖作者。
2.经作者本人同意,获一、二、三等奖论文推荐至《天津法学》杂志刊发。
3.对有价值的观点摘要编发北京市法学会《首都法治要报》
北京税收法制建设研究会
2022年7月22日